两会声音丨人大代表再提反虐待动物立法

 发布时间:2021-03-09


近年来,虐待动物及通过网络传播相关暴力信息事件频发,虐待、虐杀事件多次引发公众关注,反虐待动物立法也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虐待动物的行为必须要用法律来遏制和处罚,而且家长需要重视小孩是否有虐待动物的行为,“一两次是搞着玩,长期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另外,在反虐待动物法未出台前,他建议将虐待动物及相关行为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不能让虐待动物的行为只是公德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第四次提交关于制定《反虐待动物法》的议案(此前三次分别在2017、2018和2020年),今年的议案与去年的框架总体一致,希望推动反虐待动物法尽快出台,朱列玉认为我国反虐待动物已具立法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提出建议,从法律层面对虐待动物行为进行有效制约。除呼吁反虐待动物入法外,夏吾卓玛也建议加强对宠物繁殖销售的监管,遏制虐杀动物黑色产业链的供给源头。针对虐待动物行为相关的施虐者、传播者、模仿者低龄化的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宁启水则更关注虐待动物行为相关的施虐者、传播者、模仿者低龄化的问题。

“根据反虐待动物志愿者卧底的QQ群信息和群聊天记录来看,当前参与虐猫虐狗的群体中不乏00后,不少虐待动物群里的成员过半属于00后学生群体。有的成员还将这类虐待动物视频传播给同学,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因此,其建议,将关爱动物主题的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根据学段不同、学生认知年龄不同,增设不同的教材进行常识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俊峰指出,流浪动物具有无序性、难以控制性等特征,但这些流浪动物的形成根源其实来自家养动物。

代俊峰建议,将“加强对家养动物(猫狗)的管理”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大力支持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数据支撑事实,细化管理条目。除了健全登记审批制度、家养动物许可证制度外,还可引入芯片技术,对每一只家养动物进行芯片登记,将监护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导入芯片。同时,连接《公民征信系统》,将遗弃家养动物行为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禁止虐待动物的规定散见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畜牧法和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如虐待有主动物行为相当于破坏他人财产,要负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动物本身价值较高,且破坏严重,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此外,以投毒的方式虐杀动物,还可能构成第一百一十四条的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