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红研究员:关于畜禽福利与健康养殖的看法

 发布时间:2016-11-09




  顾宪红,女,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畜禽舍环境控制、应激管理、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特别在动物应激生理、仔猪消化生理和断奶应激等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畜禽福利养殖技术示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1畜禽福利尤为重要


  按照动物保护国际公认标准,动物一般可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这是根据饲养目的进行的分类,每类动物生存的环境差异很大。本文谈到的农场动物主要是畜禽。

  畜禽的福利尤为重要,已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首先,畜禽在数量上占有绝对多数,每年约有600亿只动物因肉用而被宰杀;其次,养殖畜禽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肉食品、毛皮等,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生存环境影响较大;再者,在畜禽的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明显不人道、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对动物造成极大的痛苦,也使畜牧生产难以为继。要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动物福利良好,也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动物在农场必须养得健康,其次运输时受到的应激要小,最后屠宰时遭遇的痛苦要少,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相比之下,动物养得健康对其福利影响最大。


  2对于畜禽,必须兼顾其福利与生产效益


  在养殖场,农场主或生产者以饲养动物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希望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如果片面地追求良好的动物福利,让农场主或生产者养不活自己,这种生产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必须平衡动物生产过程中的动物需要和经济效益,即让动物尽量活得好些,也让饲养动物的人们过得好些,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够持续地生产出健康、优质、安全的畜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3提倡畜禽福利养殖并不意谓着要投入很多为其创造完全恒定的舍饲环境


  广泛地适应环境是一切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之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动物,特别是属于高等动物的畜禽,其体内环境是相对恒定的(内稳态),这是保证一切生命活动最基本的条件。在变化的环境中,畜禽能依靠机体适应机制的调节来保持其内稳态的稳定。也就是说,畜禽对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保持机体对环境良好的调节能力、增强机体的抗逆能力和健康水平也需要其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变化。此外,利用幼畜基础代谢及体热调节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鸡胚孵化后期和雏鸡育雏早期,进行高温环境的适当刺激,可以激活或完善其在极端热环境下的体热调控机制,增强其生长后期再次遭遇极端热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以较低的代价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不必象对待温室里的幼苗一定要为它们创造非常恒定的舍饲环境。如果非要如此,畜舍建筑和环境控制设备投入会很大,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良好的动物福利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这需要从饲养员善待动物、科学规范化处置动物、保障适宜的舍饲环境和良好的卫生状况等方面综合谋划。有些方面考虑到了,如改善饲养员的工作态度和技能,不需要投入很多,却可以提高动物的福利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就舍饲条件而言,福利养殖只要求为畜禽提供相对舒适、无明确冷热应激的生存环境,并不要求也没必要在创造完全恒定的舍饲环境方面投入太多。当然这里谈到的环境变化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不同的动物,这种限度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动物的种类、年龄、体况、生理阶段、皮毛状态、饲养水平、饲养方式甚至生产力水平等变化而变化,幼小、瘦弱的、皮毛稀少、高产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相对敏感,在畜舍环境控制、卫生条件、饲养管理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4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应有普适性


  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起草或修订陆生动物卫生标准中有关动物福利条款时,应广泛考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与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传统习俗的可容性,要以科学为基础,切不可成为一些国家设立的贸易壁垒,最终成为政治和经济的工具。这也正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制定全球通用的动物福利标准所倡导和坚守的原则。


  5畜禽福利与其它动物福利应有不同的标准


  饲养畜禽主要是为人类提供动物源食品,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年的饲养量已达到世界人口(按70亿算)的89倍,饲养方式大体上分为集约化和非集约化两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饲养,畜禽的处境与伴侣动物的处境都大不相同。通俗地说,饲养畜禽,特别是肉用动物,就是为了杀了供人吃的。如果以对待伴侣动物的方式,对养殖者或消费者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吃朋友吗?这会显得不可思议,非常滑稽。因此对不同用途的动物,应有不同的福利标准。对于畜禽,要以应激程度或健康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其福利高低的主要衡量指标。如果一头动物受到的应激很小,或很健康,就可以认为其福利状况良好。


  6中国传统畜禽饲养系统中善待动物的实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畜牧业以庭院养殖方式为主,直到现在,有些边远地方还普遍采用这种饲养方式。农民利用空闲时间在自家的庭院中饲养动物,喂农副产品和多余的谷物,白天放在院里,让动物自由活动觅食,晚上赶进棚舍中休息,饲养量一至几十只不等。随后,出现了养殖专业户,专门从事养殖,因饲养量增加,建有专用的畜禽舍,有些有窗户供自然通风和光照,有些向阳侧墙留有通道供动物进入运动场自由活动,动物以小群进行地面圈养,靠人工饲养和干清粪(用水很少)。在这样的系统中动物福利能得到良好的保障,集中排污量少,并能作为农家有机肥及时返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随着集约化畜禽养殖方式不断地从国外引入,动物受限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小的区域中饲养大量的动物,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动物福利和粪污排出对环境造成的压力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7集约化畜禽养殖方式的传入对中国畜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集约化畜禽养殖的优点不容置疑,生产效率高,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大量的畜禽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经济效益好。但集约化养殖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动物福利低下,限制程度高,没有活动空间,长期得不到活动使畜禽的体质变弱,易得病,只好靠重复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控制畜禽的疾病,当然也容易传染各种疫病;它们排出的大量粪、尿、气体使畜禽舍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只得投入大量的能源和设备进行饲舍环境控制,造成生

产成本大幅升高,能源依赖度增大;小农户越来越养不起动物,动物也越来越难养,生计日趋困难;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对饲料、出栏动物的长途运输与后续粪污的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疾病传播的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骤然加大。此外,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越来越多地饲养生长速度快、产蛋或产奶性能高的引进品种,对我国优质地方品种资源造成的巨大冲击日益显现。


  8实行畜禽福利养殖是有机畜牧业的基本要求,但有机放养生产系统中动物福利并不一定都能提高


  有机畜牧业生产非常重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维护畜禽与环境的协调,以平衡养分、消除生存环境中的应激因素和选育抗逆品种来促进和维持畜禽的健康和良好状态。在有机畜禽生产中,良好的健康状况不仅指家畜没有疾病,还指家畜很有活力,有能力抵抗感染、寄生虫袭击、代谢紊乱和受伤后的恢复。有机动物福利应该指,在自然的环境(或具有相应关键特征的环境)下提升畜禽的健康和生理功能,允许畜禽充分表达其物种特异性行为,并按照物种特异性需求来饲养它们。但是,有机畜牧生产并不一定意谓着动物福利水平都很高。当遇到严寒、酷暑、干旱、雨雪天气、野生动物侵袭或寄生虫感染时,动物常常会受到很大的威胁,更谈不上良好的福利了。而且现代的品种都是经过高度选种的,许多都不适应舍外的生存环境,甚至行为需要也不同于它们的祖先。因此,有机放养系统也有局限性,在气候温和、植被茂盛的地方比较适宜发展。而且有机生产方式生产力相对较低,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恐怕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数量需求。如何提高集约化生产条件的畜禽福利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9以种养结合为主、从农田到餐桌的畜产品生产联合体是实现畜禽健康养殖、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组织形式


  餐桌上消费的肉、奶、蛋及其加工产品涉及到的生产环节非常多,产业链很长,包涵种植业(玉米、大豆、牧草等饲料原料的种植)、饲料加工业(矿物元素及维生素等预混料生产、配合饲料加工)、养殖业(种用畜禽的繁育、商品代畜禽的饲养)、兽医服务业(兽药和疫苗的生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运输业(饲料原料、种用畜禽、出栏商品动物等的运输)、屠宰加工业(畜禽的屠宰、畜禽粗产品的深加工)等,直至进入食品流通环节(畜产品批发、零售)。但究其核心,必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几千年来,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得非常紧密,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产生的附产品――粪尿、污水,都能作为有机肥返回到农田,增强土壤肥力,从而确保农牧系统之间正常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如果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饲养的畜禽数量太多,其产生的大量粪污不能及时地返回农田,则会截断种养之间的生态平衡,一旦这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对该区域的大气、土壤、水以及动植物、人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要修复因养殖规模过大、养殖场布局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是非常困难的,要花费少则几倍多则几十倍的代价。因此,按照农牧结合、适度规模(土地的适宜载畜量)的原则,设计畜禽场的养殖规模,并对畜禽场进行合理布局,是确保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将产业链其它各方组织起来,充分运用全进全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阶段饲养、隔离饲养、多点生产、小群饲养、干清粪工艺、低污染排污或粪污处理技术(发酵床养殖模式、沼气发酵工程)等动物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先进饲养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并将善待动物、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理念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以畜产品生产联合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的形式统一提供技术培训、生产资料、防疫管理并统一回收产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管理和动物福利水平的提升,进而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顾宪红. 动物福利和畜禽健康养殖概述[J]. 家畜生态学报,2011,32(6):1-5.